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一、历史沿革

19929月,衢州经济开发区成立;20026月,衢州高新产业园成立;201110月,衢州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814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术产业园区“三区合并”,同年1015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正式授牌;201312月,国务院发文正式批复同意衢州高新技术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41日,浙江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举行揭牌仪式;20174月,衢州高新区成为全省首批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园区;20181月,浙江省衢州氟硅钴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第一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名单;2019年,衢州高新区在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复核中获总分第一,并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20208月,绿色产业集聚区(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现状平台基础上,整合衢化片区、柯城东港工业园区、衢江经济开发区以及高家镇、石室乡部分区域,整合成立衢州智造新城。

 

 

 

二、开发区域及机构设置

20208月,绿色产业集聚区(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现状平台基础上,整合衢化片区、柯城东港工业园区、衢江经济开发区以及高家镇、石室乡部分区域,整合成立衢州智造新城,形成总面积达117.21平方公里的新平台。

 

衢州智造新城按照“经济管理职能应有尽有,社会管理职能能少则少”原则,确定了143项需要市政府授权的经济管理权限。建立“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组织架构,精简整合内设部门。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投资促进部、经济发展部、建设管理部、要素保障部、财政局、应急管理局、商服发展部、人才科级部10个内设机构;党工委、管委会所属综合保障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审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法治服务中心、规划编制中心、高新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天湖企业社区服务中心、白沙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凤凰企业社区服务中心、盘龙企业社区服务中心等13家事业单位,另有衢饶示范区发展服务中心归口衢州智造新城党工委、管委会管理。

 

 

 

三、发展概况

衢州智造新城已集聚吉利控股、鹏辉能源、先导稀材、巨化集团、华友钴业、仙鹤股份、五洲特纸、元立集团、立昂微电子、永和制冷、牧高笛户外、韩国晓星、旺旺集团等重点企业13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5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8家,主板上市企业9家,报会企业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4家。2024年,智造新城在国家高新区排名进至94名,上榜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国化工园区排名第15名,连续七年上榜全国化工园区30强。园区迎来全市首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实现“零”突破。

 

2024年,智造新城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28.8亿元,占全市54%;规上工业增加值368.2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市56%;固定资产投资252.03亿元,同比增长12.51%,其中制造业投资 203.9亿元,占比全市54.1%;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88.62亿元,同比增长8.95%,占全市62.2%,其中出口279.76亿元,同比增长18.83%,占全市51.9%;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2.08亿元,同比增长24.1%

 

浙江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浙江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位于国家级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浙江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成功入选全省首批11国际产业合作园之一。园区围绕韩国晓星、LG上下游产业和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此外,拥有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优质原材料齐备的锂电池产业集群,同时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钴产业制造基地,华友钴业钴系列产品的实际产量和产能规模占国际市场的22%

 

 

 

四、重点产业链

智造新城主要发展“5+X”产业,已形成链条完备、市场占有率较高、链主企业凸显、创新动力强劲、掌握一定行业话语权的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五大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链,探索低空经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特种纸、高性能特种钢和其它金属材料与制品、特种皮革等传统优势企业。

 

 

新材料产业聚焦氟硅新材料、锂电新材料、电子化学材料三大板块。氟硅新材料已经建成氟化工、有机硅、无机硅三大产业链,是国内唯一具备氟硅联动条件的园区,国内品种结构最为齐全的氟化工基地,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氟硅新材料示范基地,已经集聚巨化集团、中天氟硅等100多家企业;锂电新材料已经形成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铜箔等关键原材料产业集群,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钴产业制造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锂电新材料)。华友钴业钴系列产品的实际产量占国际市场的22%,杉杉股份、多氟多、江苏国泰等上市企业在园区设有生产基地;电子化学材料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省高端电子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连续7年排名全国化工园区30强,已形成以韩国晓星、中巨芯等为代表的电子化学材料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聚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光伏三大板块。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依托园区锂电新材料产业基础,先后落地了吉利“三电”、鹏辉储能电池等重量级项目;光伏重点发展以TOPConHJT为代表的新工艺以及钙钛矿电池为代表的新技术,打造从硅片、电池片及组件、逆变器及控制器到光伏电站的光伏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形成了以隆基乐叶、一道新能源、纤纳新能源等代表的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产业是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拥有从硅单晶、研磨片、抛光片、外延片到芯片设计制造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了一批以金瑞泓为代表的第一代硅基晶圆半导体材料企业,以先导为代表的第二代砷化镓半导体材料企业,以乾晶为代表的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企业。国内首批量产型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单晶棒由金瑞泓拉制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培芯片传感器相关企业近40,与西安交大合作共建传感器研究院,致力打造国家级传感器产业园。奥首具备切割液、研磨液、去光阻液、抛光液、蚀刻液、芯片划片液、芯片清洗剂和航空精细清洗剂等8个系列集成电路功能精细化学品生产能力,园区电子级氢氟酸、盐酸、氟化铵、超净高纯试剂等湿化学品,高纯硅烷、氢气、氧气等电子特气,含氟液晶材料、高纯气体等产业配套供应充足。

 

 

高端装备产业是世界级螺杆压缩机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衢州空气动力机械特色产业基地、省级空气动力机械产业园、省输配电设备制造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气动凿岩机制造企业。产品以节能环保、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及汽摩配、化工机械、农业机械、输配电等为主,螺杆压缩机、液压驱动掘进机械等产品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生命健康产业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绿色食品三大板块。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依托上海张江(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建立“张江研发+衢州生产”的CMO模式,重点发展第三代肿瘤靶向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等现代生物制药产品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建立集研发、孵化、中试及产业化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生物制药产业链,集聚了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绿色食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集聚了明旺乳业、均瑶食品、东鹏特饮、马迭尔等一批绿色食品企业。

 

 

此外,特种纸、高性能特种钢和其它金属材料与制品、特种皮革等传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多、特色明显,是“中国高档特种纸产业基地”和全球最大的装饰原纸生产基地,集聚了仙鹤股份、五洲特纸等上市企业。特种皮革以通天星集团为代表,生产的的中高档牛皮系列家具革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据世界高端市场。旅游休闲用品有旅游帐篷、户外用品、户外服装、氧化锆陶瓷刀等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三位,特色鲜明。

 

首页    开发区简介    衢州市    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5-01-2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