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案例⑬|象山经济开发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链
1
产业链名称
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链
2
产业链“链长”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忙尧峰
3
产业链现状
象山经济开发区临港装备产业主要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细分为海洋能源开发装备、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装备、综合试验检测平台、高技术船舶及核心配套设备。2018年,象山县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链拥有企业数量34家,产值83.22亿元。其中,临港装备核心企业产值35.33亿元,海洋功能材料加工产值13.83亿元,配套部件生产企业产值34.06亿元,现有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浙江新乐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波威重工有限公司等8家产业链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以海上风能、海上光伏、石油化工、工程辅助船、海上平台、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船舶等7个产业领域为核心的临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体系。
4
产业链发展目标
到2022年,临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全产业链规上企业达70家,规上企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占整个园区产值的70%以上。产业链税收超过收入7亿元,成为象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力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能源装备、高技术船舶、石化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产业链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元。
5
强链、补链、延链举措
(一)海洋平台。波威重工和杭钢富春平台主体制造企业等龙头企业,缺少平台总装、系统及模块制造、研发设计、运营服务和安装和维护服务企业,需要补全、延伸产业链。
(二)海上风电装备。日星铸业为该领域龙头企业,生产大型铸件为主,需要引进、培育研发设计、风机核心组件及海上安装等上下游关联企业,完善产业链。
(三)海上光伏。开发区现有锦浪新能源公司等光伏电池组件等研发和生产企业,光伏产业链相对较为完整,未来仍需补充海上光伏安装及运营维护等产业环节。
(四)石化装备。发挥天翼装备公司石化压力容器生产制造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丰富压力容器品类,引进压力容器配套控制系统、研发设计和特殊材料加工等生产企业。
(五)工程辅助船舶。发挥象山传统造船产业优势,鼓励企业投资生产海洋工程辅助船,引进专业的功能配套设备生产企业。
(六)海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挥新乐造船在LNG化学品特种船舶领域的设计和生产优势,未来重点布局各种特种用途船舶总装、设计和配套部件生产。
(七)节能环保船舶。以象山特种钢材、海洋防污防腐、金属表面处理及新型膜材料等产业为基础,积极发展海洋防污防腐材料和先进新型材料,引进配套部件生产企业,重点发展玻璃钢轻型船等海洋节能环保船舶。
6
链长制工作机制
(一)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开发区管委会从2019年初便着手开展临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于2019年10月完成全部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
(二)编制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汇编。我县历年发布支持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政策共计10大类90项。
(三)成立开发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2019年12月20日,象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业务指导单位,成立了由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同发起的象山经济开发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
(四)培育扶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发布年度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名单,对列入名单内的象山经济开发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年度考核合格的,给予奖励。
(五)搭建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持平台。以产业联盟为依托,设立象山经济开发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共性技术支持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六)成立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针对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海洋功能材料、能源装备组件、电子信息、研发设计等产业,瞄准其中需补链、延链环节进行精准招商。
(七)任命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员。任命开发区副主任徐月燕兼任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员。
(八)建立产业链发展分工责任机制。建立以“一年一计划”、“一月一提醒”、“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清单”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九)发布产业链发展年度计划。发布年度工作计划,2020年实施开发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链“123”行动计划,力争引进国内知名企业1家以上,核心、带动项目2个以上,补链项目3个以上。
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
试点示范单位
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
试点单位
信息整合于象山经济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申报方案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