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报告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浙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十九三中、四中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文件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立足“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美丽园区建设为目标,全面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和开发区创新整合提升,全力构建高能级现代化平台,提升开发区治理能力。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显著上升的复杂局面,全省经济开发区2019年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我省全面发展的“重要窗口”。
一、全省经济开发区建设总体情况
(一)经济开发区强化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强化使命担当,打好开发区创新提升组合拳,全力推动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 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一是召开全省国家级经开区整合创新提升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国发〔2019〕11号文件精神,总结全省经济开发区建设经验,明确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二是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对产业链的冲击,我省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改革试点,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 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创新提升工作意见》和《浙江省商务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确保产业链安全的通知》,以改革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以链式的思维推动开发区产业巩固、增强、提升、创新,加强开发区产业链健康稳定。三是制定出台了《浙江省美丽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全省美丽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构建浙江省美丽园区(开发区)指标评价体系,启动美丽园区建设,推动园区有机更新,完成我省首批美丽园区创建。四是开展完成我省第三轮32家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开发区高能级平台能力进一步释放。
(二)经济开发区队伍发展壮大,有序推进梯队建设。
2019年,浙江德清经济开发区、路桥经济开发区、永嘉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整合设立,全省经济开发区队伍继续壮大。常山、开化、婺城、遂昌、椒江、庆元、柯城、苍南、龙港等多地整合设立开发区工作有序推进。全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号)文件精神,持续探索“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工作模式,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改革创新。温州保税物流中心、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升级综合保税区工作有序推进,综保区队伍2020年将继续壮大。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60家,参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单位8家。
(三) 经济开发区不断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是根据省政府“分类分块分步改造传统开发区,建设美丽园区”的重点工作部署,开展全省美丽园区(开发区)建设,全省30家开发区成功创建美丽园区示范园区,18家开发区创建美丽园区试点园区。开发区营商环境向国际化、特色化、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便利化发展。二是积极落实“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部署,推进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行动,2019年首次开展开发区“亩均效益”评价,优化开发区要素利用率,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受省政府表彰。三是加快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和开发区立法工作,进一步理清开发区治理能力与营商环境的关系,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发区现代化治理水平。
(四)推动开发区考核结果运用,考评导向作用显现。
2019年度,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了开发区考核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风险隐患的探测器、奖勤罚懒扶优汰劣的刻度尺作用,全省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头部引领作用凸显。2019年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结果显示,我省六成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百强,有三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位列全国前20强,实际利用外资单项全国前十强开发区数量超过江苏省。二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对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比赶超气氛浓厚。嵊州、瑞安、乐清等开发区坚持以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做大做强开发区,形成良好的争先进位氛围。
二、全省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情况
经济开发区经过3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国际化的先导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创新强省建设的实践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2019年度浙江省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省经济开发区平台作用稳定,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总体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经济贡献不断提升,规模优势明显,高能级平台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0190.8亿元,较上年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046.52亿元,占全省68.4%,较上年增长12.1%,区域带动作用明显。
图1 2017年-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情况
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激活,外贸规模扩大,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全年共引进高质量外资项目235个(指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019年开发区扩大投资,优化营商环境,技改投入额达2715.27亿元,较上年度增长7.5%,实现技改投入率23.86%,每万科技人员数1233人,较上年增长16.1%,集聚了知识、人才、技术等要素,开发区产城融合联动效益明显,综合效益全面提升。
(一)利用外资情况:占全省六成以上,外资向高能级平台集聚。
全省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优势得到了高质量外资的青睐。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共14310家,实际利用外资88.6亿美元,引进合同外资219.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5.3%、50.2%,较上一年度分别提升了5.6、10.6个百分点,开发区在全省扩大开放主要载体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注:由于2019年度利用外资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口径调整,增幅不做分析)
表1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及全省占比情况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在全省的占比(%)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88.6 |
65.3 |
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63.9 |
47.1 |
省级经济开发区 |
24.7 |
18.2 |
合同外资(亿美元) |
219.2 |
50.2 |
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136.0 |
47.1 |
省级经济开发区 |
83.2 |
28.8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13家国家级经开区创建了国际产业合作园,成为了利用外资的重要载体。2019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外资63.9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的47.1%,占全省经济开发区的72.1%;共引进合同外资136.0亿美元,占全省经济开发区的62.0%。
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利用外资步伐,强化外资队伍建设,全年实现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的18.2%,占全省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的27.9%;引进合同外资83.2亿美元,占全省经济开发区的38.0%。
表2 全省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项目情况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增幅(%) |
实有外商投资企业(个) |
14310 |
27.6 |
其中:500强企业(家) |
249 |
1.6% |
新批投资3000万美元项目:(个) |
235 |
-18.4% |
新批500强投资项目:(个) |
23 |
-4.2% |
图2 开发区在全省实际外资、合同外资占比图
图3 2017年-2019年开发区利用外资在全省占比变化情况
(二)对外贸易情况:占全省五成以上,外贸增幅趋缓。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426.4亿美元,同比增长8.3 %,占全省的47.2% ;其中,出口总额18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占全省的47.7% ;进口总额593.6亿美元,同比下降10.1%,占全省的45.9% 。
图4 2019年经济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全省占比情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是我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之一,2019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34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占全省的26.3%,占全省经济开发区的55.6%;其中进口总额397.9亿美元,同比下降3.7%,占全省经济开发区的67.0%;出口总额951.6 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占全省经济开发区的51.9%。省级经济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76.9亿美元,同比增长3.1%。
总体来看,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全省经济开发区外贸情况总体平稳有升,占全省的外贸比重不断上升,但是整体增幅趋缓。
图5 2017年-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外贸增幅走势图
(三)税收贡献情况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实现税收收入4720.7亿元,同比增长15.6%,占全省的38.5%,较上一年度上升3.7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税收收入2898.9亿元,较上年上升15.7%,省级经济开发区税收收入1821.8亿元,较上年上升16.2%,余姚、乐清、桐乡等三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税收贡献列入全省开发区前十强。省级经济开发区区域贡献力增强。
图6 2019年全省税收收入前十经济开发区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规上主营业务利润实现6030.8亿元,较上年上升9.1%,实现利润率12.5%。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规上主营业务利润3321.3亿元,同比上升3.5%,实现利润率12.0%;省级经济开发区规上主营业务利润实现2709.5亿元,同比上升16.8%,实现利润率13.1%。
三、全省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省经济开发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平台,产业总体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019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50190.8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04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9%、12.1%。开发区单体规模逐渐提升,2019年全省共有千亿级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开发区共18家,有两家开发区突破3000亿产值,分别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最高,实现3850.4亿元。
表3 2019年度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经济开发区
序号 |
开发区简称 |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
序号 |
开发区简称 |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
1 |
宁波 |
3850.4 |
10 |
乐清 |
1364.0 |
2 |
嘉兴 |
3206.8 |
11 |
袍江 |
1268.1 |
3 |
杭州 |
2917.6 |
12 |
湖州 |
1233.6 |
4 |
甬石化 |
1958.2 |
13 |
温州 |
1219.9 |
5 |
宁波杭州湾 |
1911.4 |
14 |
杭州湾上虞 |
1180.6 |
6 |
余姚 |
1599.8 |
15 |
柯桥 |
1115.5 |
7 |
海宁 |
1532.8 |
16 |
平湖 |
1113.0 |
8 |
桐乡 |
1447.1 |
17 |
衢州 |
1098.6 |
9 |
余杭 |
1434.5 |
18 |
富阳 |
1030.5 |
开发区发展呈现强大后劲, 余杭、宁波杭州湾、余姚、乐清、桐乡、海宁等6家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增速均挺进全省前十位。
表4 2019年度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且增幅前十的经济开发区
序号 |
开发区简称 |
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 |
序号 |
开发区简称 |
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 |
1 |
袍江 |
71.4 |
6 |
温州 |
12.9 |
2 |
宁波杭州湾 |
19.1 |
7 |
乐清 |
9.3 |
3 |
余杭 |
17.8 |
8 |
桐乡 |
9.3 |
4 |
余姚 |
15.4 |
9 |
湖州 |
8.7 |
5 |
海宁 |
13.3 |
10 |
平湖 |
8.1 |
(一)产业链“链长制”统筹开发区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提升。
2019年,浙江省商务厅结合我省特色产业块状特点,以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为目标,创新“链长制”工作制度,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省经济开发区内开展产业链“链长制”试点。截至2019年底,多数经济开发区参与“链长制”实践探索,在强链、补链、延链中形成了宝贵的浙江经验。“链长制”成为浙江开发区(园区)变革提升的具体举措,成为了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由区委书记担任“链长”,充分发挥链长主体责任,创新产业链招商引资方式,推动产业链重点项目开工,破解产业链融资难等问题,产业发展取得了极大成效。2019年新材料产业链产值实现290.2亿元,较2018年提升9.9%。
表5 2019年度部分经济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带动效益表
开发区简称 |
产业链名称 |
2019年产值(亿元) |
增幅(%) |
杭州湾上虞 |
新材料 |
290.2 |
9.9 |
萧山 |
高端制造装备 |
50.5 |
9.0 |
乐清 |
现代化电气 |
782.4 |
8.6 |
乍浦 |
化工新材料 |
596.9 |
1.7 |
(二)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2019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以产业链建设为主线,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上下游企业加速向开发区集聚,整体竞争力上升,主导产业集群效益明显。全省经济开发区2019年度主导产业总产值实现32724.4亿元,较上年上升7.2%;产业集聚率实现65.2%。
全省经济开发区三大主要主导产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分别占全省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总产值的18.8%、13.1%和11.4%。传统纺织业在推进转型升级过程中,虽产值规模有所下滑,但仍是我省开发区的第四大产业,占比为10.1%。
表6 2019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及开发区代表
位次 |
主导产业名称 |
2019年总产值(亿元) |
开发区代表 |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6136.2 |
宁波 |
2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4257.6 |
乐清 |
3 |
汽车制造业 |
3726.75 |
宁波杭州湾 |
4 |
纺织业 |
3301.0 |
柯桥 |
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139.6 |
余杭 |
6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828.9 |
甬石化 |
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459.8 |
嘉兴 |
8 |
金属制品业 |
1324.5 |
永康 |
9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992.55 |
丽水 |
10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779.0 |
富阳 |
经济开发区龙头企业带动效益明显,龙头企业产值占开发区该主导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部分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从2019年综合考评数据分析,省级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对龙头企业的依赖性较高,需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的招引,确保产业稳定发展。
图7 2019年部分开发区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图
表7 2019年度部分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情况
产业名称 |
代表开发区 |
龙头企业名称 |
产值(万元) |
比重(%)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宁波 |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 |
276.7 |
24.9 |
镇海 |
宁波乐金甬兴化工有限公司 |
106.5 |
82 |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富阳 |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
139.4 |
47.8 |
乐清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123.8 |
15.8 |
|
纺织业 |
柯桥 |
浙江天圣化纤有限公司 |
115.1 |
14.7 |
淳安 |
浙江强强实业有限公司 |
2.6 |
41.9 |
|
汽车制造业 |
宁波杭州湾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
563.6 |
58.2 |
天台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28.6 |
61.6 |
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2019年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100%的产值提升。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经济开发区纷纷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引进头部企业效果明显;二是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使得开发区产业集聚度上升。
主导产业的地区辐射效益明显,部分产业链在我省呈现全链条发展。
一是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均覆盖全省50%的经济开发区,实现100%各地市覆盖。上述三条产业链基本实现产业链完整性布局,浙江产业链的稳定、安全,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汽车制造业在我省开发区形成以整车为核心的辐射带动效益。全省共19个开发区布局汽车制造业,其中宁波、杭州等地开发区侧重于整车企业及研发发展,台州、温州等地开发区侧重于整车配套的零部件发展。汽车制造业集聚效益明显。宁波、杭州等地开发区的汽车制造业产值占全省开发区该产值的70.8%,其中宁波地区汽车制造业产值占比达52.6%。
图8 2019年汽车制造业分布图
(三)鼓励创新,新兴产业动能加快。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以改革创新促提升,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实现19154.7亿元,较上年增长19.9%,产业集聚率达38.2%,新兴产业动能转换速度加快。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占全省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总产值的31.3%、18.0%和13.9%。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较上一年度上升77.1%,新材料产业增幅3.8%,高端装备产业增幅2.8%。
图9 战略新兴产业全省开发区占比情况
图10 2019年开发区各战略新兴产业增幅对比
四、全省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情况
我省经济开发区经过三轮整合提升,发展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亩均论英雄”改革决策部署,开展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评价,开发区改革创新,主动对标,土地产出等各项亩均指标逐年提高。
2019年度参加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的79个经济开发区中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6729家,已完成开发利用面积共计427.6万亩,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际面积94.4万亩,综合能耗6674.4万吨标煤,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046.5 亿元,规上主营业务利润6030.8亿元,开发区税收收入共计 4720.7亿元。
表8 全省经济开发区部分经济指标对比表
指 标 项 目 |
2019年 指标值 |
2018年 指标值 |
增幅(%) |
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11046.5 |
9856.3 |
12.1 |
规上主营业务利润(亿元) |
6030.8 |
5529.7 |
9.1 |
税收收入(亿元) |
4720.7 |
4074.0 |
15.9 |
规上工业企业数(家) |
26729 |
23681 |
12.9 |
规上工业企业实际面积(万亩) |
94.4 |
92.1 |
2.5 |
已开发完成土地利用面积 |
427.6 |
340.0 |
25.8 |
综合能耗(万吨标煤) |
6674.4 |
5860.5 |
13.9 |
(一)亩均税收
1.开发利用土地亩均税收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已开发利用土地亩均税收实现11.0万元/亩,较上一年下降0.9万元/亩。主要原因:开发区进行了全面的整合提升,空间范围进一步增大,产值体现需要时间积累。宁波、杭州两地开发区该指标值继续领跑全省经济开发区水平,分别为21.3万元/亩,17.3万元/亩。
表9 2019年度全省各地市开发区亩均税收均值情况(已开发利用土地)
序号 |
地市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1 |
宁波市 |
21.3 |
2 |
杭州市 |
17.3 |
3 |
温州市 |
13.2 |
4 |
嘉兴市 |
12.0 |
5 |
金华市 |
10.5 |
6 |
湖州市 |
8.9 |
7 |
丽水市 |
8.1 |
8 |
台州市 |
7.5 |
9 |
衢州市 |
7.0 |
10 |
舟山市 |
5.9 |
11 |
绍兴市 |
3.7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开发利用土地亩均税收11.2 万元/亩,领跑全省经济开发区,高于全省经济开发区平均水平0.2万元/亩。其中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亩均税收最高,为102.8万元/亩,而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仅4.2万元/亩,国家级开发区亩均绩效不平衡,仍需加大平台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
表10 2019年度国家级经开区亩均税收情况(已开发利用土地)
开发区简称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同比增幅(%) |
已开发利用面积(亩) |
甬石化 |
102.8 |
-9.5 |
20193 |
宁波 |
51.0 |
0.0 |
102855 |
萧山 |
31.8 |
58.2 |
68100 |
余杭 |
24.3 |
12.6 |
69300 |
宁波杭州湾 |
21.3 |
77.2 |
121020 |
嘉兴 |
14.5 |
9.3 |
190230 |
湖州 |
13.9 |
-12.0 |
75120 |
杭州 |
12.1 |
-57.1 |
158700 |
富阳 |
11.8 |
-45.5 |
61710 |
义乌 |
11.8 |
25.3 |
57555 |
衢州 |
9.3 |
-12.7 |
73185 |
平湖 |
8.2 |
-27.7 |
86325 |
温州 |
8.0 |
9.3 |
136530 |
丽水 |
7.6 |
69.9 |
78720 |
金华 |
7.4 |
-12.2 |
79515 |
长兴 |
6.0 |
-24.4 |
133260 |
柯桥 |
5.1 |
44.6 |
239745 |
嘉善 |
4.7 |
5.9 |
194385 |
杭州湾上虞 |
4.3 |
22.6 |
190500 |
袍江 |
1.5 |
-84.9 |
458490 |
参评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度已开发利用面积土地亩均税收10.7万元/亩,其中东北片实现 11.3万元/亩,西南片实现10.0 万元/亩。前洋经济开发区最高为22.67万元/亩。
表11 2019年度部分省级开发区亩均税收情况(已开发利用土地)
东北片经开区 |
西南片经开区 |
||||
简称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已开发土地利用面积(亩) |
简称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已开发土地利用面积(亩) |
桐乡 |
35.7 |
36000 |
乐清 |
35.6 |
41413.1 |
前洋 |
22.7 |
17115 |
头门港 |
18.7 |
16288.5 |
南浔 |
18.5 |
33090 |
永康 |
17.5 |
36615 |
桐庐 |
18.1 |
25800 |
温岭 |
16.3 |
26955 |
余姚 |
14.9 |
99775.35 |
武义 |
14.8 |
27930 |
2.规上工业亩均税收
2019年度,对全省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进行重点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实现50.0万元/亩,较上一年提升10.8万元/亩。各地市开发区规上亩均税收较各地市规上亩均税收情况优势突出。经济开发区在当地的亩均税收贡献率高。
表12 2019年度全省各地市开发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情况
序号 |
地市 |
开发区亩均税收 (万元/亩) |
2018年各地市亩均税收(万元/亩) |
1 |
杭州市 |
74.7 |
43.4 |
2 |
温州市 |
71.9 |
34.6 |
3 |
宁波市 |
68.4 |
44.7 |
4 |
嘉兴市 |
46.4 |
23.3 |
5 |
金华市 |
46 |
13.4 |
6 |
湖州市 |
42.7 |
18.0 |
7 |
绍兴市 |
40.9 |
17.1 |
8 |
丽水市 |
38.3 |
15.5 |
9 |
台州市 |
31.3 |
24.2 |
10 |
衢州市 |
16.4 |
11.3 |
11 |
舟山市 |
13.8 |
7.7 |
(注:2018年各地市亩均税收数据来源《2019 年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绩效报告》)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59.5 万元/亩,较已开发利用面积的亩均税收高48.3万元/亩。其中,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168.9万元/亩,而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仅18.6万元/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存在较大距离,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需重点关注。
表13 2019年度国家级经开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情况
开发区简称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规上工业企业面积(亩) |
萧山 |
168.9 |
12814.95 |
宁波杭州湾 |
116.8 |
22027.05 |
义乌 |
92.6 |
7318.5 |
宁波 |
89.0 |
58905 |
甬石化 |
76.8 |
27034.95 |
余杭 |
73.8 |
22830 |
柯桥 |
73.2 |
16585.95 |
杭州 |
70.1 |
27430.5 |
湖州 |
59.0 |
17700 |
温州 |
53.3 |
20433 |
嘉兴 |
49.8 |
55560.3 |
富阳 |
49.6 |
14728.5 |
金华 |
49.0 |
11983.2 |
长兴 |
41.3 |
19260 |
丽水 |
38.3 |
15701.7 |
嘉善 |
36.0 |
25174.5 |
平湖 |
30.3 |
23505 |
袍江 |
29.7 |
23607 |
杭州湾上虞 |
29.3 |
27915 |
衢州 |
18.6 |
36817.99 |
省级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39.5万元/亩,较已开发利用土地亩均税收高28.8万元/亩,东北片实现42.1万元/亩,西南片实现36.0万元/亩。
表14 2019年度部分省级开发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情况
东北片开发区 |
西南片开发区 |
||||
简称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规上工业企业面积(亩) |
简称 |
亩均税收(万元/亩) |
规上工业企业面积(亩) |
吴兴 |
92.1 |
3914.1 |
乐清 |
106.1 |
13882.35 |
前洋 |
80.5 |
4824 |
瑞安 |
69.2 |
7449 |
桐庐 |
59.6 |
7830 |
永康 |
17.5 |
36615 |
余姚 |
57.2 |
26007 |
瓯海 |
16.3 |
3911.7 |
桐乡 |
56.8 |
36000 |
东阳 |
66.4 |
5424 |
开发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与已开发利用面积亩均税收增速出现相反方向发展,主要原因是:开发区内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要素进一步缩减,工业土地面积增速缓慢。
总体来看,全省经济开发区亩均税收稳中有进,开发区要素资源进一步盘活。
(二)亩均增加值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工业土地亩均增加值实现116.9 万元/亩,较上一年度提升9.8万元/亩,同比增长9.2%。全省经济开发区持续做好开发区“低小散”企业整治、加大“五未”土地利用率、扩大小微园区建设等,提高开发区土地产出率。其中温州地区开发区亩均增加值全省最高,均值为159.2万元/亩。
图11 2017年-2019年全省开发区亩均增加值情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亩均增加值实现129.1万元/亩,同比增长2.9%。
表15 2019年度国家级经开区亩均增加值情况
开发区简称 |
亩均增加值 (万元/亩) |
开发区简称 |
亩均增加值 (万元/亩) |
杭州 |
240.0 |
义乌 |
112.8 |
甬石化 |
198.5 |
嘉兴 |
112.3 |
宁波杭州湾 |
170.0 |
平湖 |
105.6 |
湖州 |
161.1 |
丽水 |
104.8 |
柯桥 |
158.1 |
金华 |
102.3 |
萧山 |
156.3 |
袍江 |
94.5 |
余杭 |
147.5 |
长兴 |
93.6 |
宁波 |
144.0 |
杭州湾上虞 |
82.8 |
富阳 |
134.3 |
嘉善 |
74.5 |
温州 |
122.9 |
衢州 |
68.9 |
图12 2019年国家级经开区亩均增加值增幅
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土地亩均增加值为104.5万元/亩,同比增长17.8 %。东北片实现113.8万元/亩,西南片实现91.9万元/亩。参评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模大小不一、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亩均效益发展不平衡,有12家开发区已经接近国家级开发区水平。
表16 2019年度部分省级开发区亩均增加值情况
东北片开发区 |
西南片开发区 |
||
简称 |
亩均增加值(万元/亩) |
简称 |
亩均增加值(万元/亩) |
奉化 |
223.0 |
瓯海 |
248.7 |
吴兴 |
164.8 |
乐清 |
207.5 |
海盐 |
161.2 |
瑞安 |
153.5 |
宁海 |
152.9 |
兰溪 |
148.0 |
余姚 |
135.3 |
玉环 |
134.0 |
(三)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省经济开发区2019年发展效益持续提升,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再创新高。全年开发区内规上工业从业人员共425.3万人次,规上劳动生产率实现26.0万元/人,同比提高1.2万元/人,较全省规上工业劳动生产率高出5.3个百分点。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劳动生产率为31.4 万元/人,较上一年度上升0.7万元/人,18家开发区超过全省规上工业劳动生产率,仅温州、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后;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劳动生产率为 21.6万元/人,其中东北片为23.6万元/人,西南片为18.8 万元/人。
表17 2019年度国家级经开区劳动生产率情况
开发区简称 |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开发区简称 |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甬石化 |
191.04 |
长兴 |
27.74 |
宁波杭州湾 |
45.59 |
嘉兴 |
27.53 |
宁波 |
43.72 |
柯桥 |
27 |
湖州 |
38.36 |
义乌 |
25.5 |
杭州 |
37.74 |
丽水 |
25.44 |
衢州 |
33.1 |
余杭 |
23.84 |
富阳 |
32.91 |
平湖 |
21.73 |
萧山 |
31.84 |
金华 |
20.98 |
袍江 |
30.56 |
嘉善 |
15.63 |
杭州湾上虞 |
29.88 |
温州 |
14.55 |
图13 2019年国家级经开区劳动生产率及增幅情况
(四)单位能耗增加值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开发区能耗下降率加快,单位能耗增加值稳定。
全省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单位能耗增加值2019年保持1.7万元/吨标煤。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单位能耗增加值为1.4万元/吨标煤,省级经济开发区单位能耗增加值为2.1万元/吨标煤。
(五)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加大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支出,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助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全省经济开发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呈线性上升。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实现2.7%,较上年提升了0.5个百分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2.6%,省级经济开发区为2.9%。
图14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情况(%)
近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增长新动能,科技经费支出加大。2019年我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费用共计728.6亿元,较上一年提升26.8%。其中义乌、金华、嘉善三个经济开发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费用共计670.6亿元,较上一年提升28.8%。
五、全省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情况
近年来,全省经济开发区坚持科技创新,深入贯彻国发〔2019〕3号文件精神,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活力,开发区创新能力对标国际化。
1. 高新经济实力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对开发区的贡献和作用愈发突出。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99家,同比增幅38.9%,占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的81.1%,累计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153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2067.3亿元,较上年增长18.3%,占全省经济开发区总产值的44.0%,同比增长7.6%。开发区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图15 2017年-2019年开发区新增高级技术企业及增加值情况
全省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省经济作用明显增强,我省经济开发区迈入了“以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 创新平台蓬勃发展,科技贡献逐年上升。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积极完善创新平台培育体系,优化人才政策,主动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提高开发区创新动力。创新平台蓬勃发展,创新环境持续改进。
开发区新增省级以上研发中心487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69个,新增院士工作站24个、博士后工作站104 个。累计引进院士440人,国千、省千人才1939人、外国专家等2248人。开发区已形成了规模化的科技创新供应体系。
图16 全省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供应体系
2019年,全省经济开发区鼓励企业申请发明专利等创新举措,出台系列支持政策,聚焦创新资源,开发区创新能力提高。全年新增企业发明专利13540件,较2018年提升12.8%,占全省新增发明专利的39.7%;新增世界500强项目23个,高层次人才项目233个。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重要变革。全方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对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竞争不断变化,中美经贸摩擦持续推进和疫情影响,部分产业向外转移压力显著增加。开发区作为地区开放的主平台、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市场多变的情况下,要加大力度稳定开发区产业链,保证产业健康发展。
(二)我省开发区单体规模不大,与先进开发区差距明显。国家级经开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经济总量是衡量国家级经开区实力的重要指标。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GDP平均值为435亿元,而我省国家级开发区GDP平均值为520 亿元,比全国平均值略高,最高的是嘉兴经开区GDP为1430亿元,较三强经开区有1000亿以上的差距。
(三)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体制优势弱化。我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繁重,机构臃肿、职能不明晰、权责不一等问题日益突出,与开发区“精干、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初衷相悖。
(一)加快开发区创新整合提升,做大做强开发区平台。以最高层级平台为核心,开展创新性变革。大力推动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体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建设创新生态优、创新策源强,创新成果转化快的平台体系,努力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走在前列。
(二)继续做好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实施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由开发区所在地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强化各开发区在产业链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各开发区确定主、特产业进行产业链建设,建立“九个一”工作机制,充分开发区在“六稳”“六保”中的重要作用。
(三)大力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注重开放平台协同合作。巩固提高现有的20家国际产业合作园,发挥他们在全球精准合作和开放创新能力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梯队,争取国际产业合作园在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全覆盖。推动国际产业合作园围绕全省八大万亿产业,瞄准世界产业发展高地和技术创新高地,促进开发区产业链、价值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四)完善开发区比学赶超机制。围绕“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以国际、国内领先开放平台为标杆,制定赶超计划,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滚雪球”效应。以考核评价为导向,推动全省经开区争先进位、奖优罚劣。对连续两年居于末位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报省政府建议退出开发区管理序列进入限期整改期,整改无效的予以撤销;对连续两年居于末位的国家级经开区,报请商务部按照国家级经开区的退出机制和相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