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
2012年11月,浙江省政府批准玉环设立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
二、开发区域
管辖范围总面积2183.7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282.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901平方公里),并且以大麦屿港口功能区为重点划定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核心区,核心区面积227.8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 47.19 平方公里,海域180.68平方公里),核心区四至范围:东至坎门街道红旗社区,南至大麦屿街道鲜叠片区,西至乐清湾,北至芦浦镇分水。核心区主要包括芦浦镇西塘物流园区至玉城街道城北太平塘小微企业园,大麦屿港区,坎门街道渔港经济区。
三、机构设置
2021年7月28日,玉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中共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玉机编〔2021〕9号),确定中共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为玉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合署办公、一套机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负责贯彻执行省、台州市、玉环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负责编制管辖区域范围内的空间规划、供地计划、产业规划和经济发展计划等,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按权限办理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等行政许可事项及关联事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负责对台招商引资,并做好产业培育引导、投资项目的管理和企业服务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承担管辖范围内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负责统筹协调对台直航管理;组织开展两岸在经贸、文化、社会、宗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发展概况
海峡两岸(玉环)经贸合作区作为商务部与浙江省重点合作项目,抢抓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和RCEP发展机遇,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对台贸易和进境业务高质量发展。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在2014年-2021年度全省浙台经贸合作区考核中获评优秀单位,成为省内唯一一个连续七年都获评全省优秀的单位,并于2018年5月在浙江省对外开放大会上荣获“2017年度浙江省十佳开放平台”,2021年12月荣获“特色对台经贸合作示范园区”称号。2022年3月玉环又被列为浙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突出贡献单位。2023年3月,荣获“原产地部门服务优秀案例”称号;5月,荣获浙江省“十佳开放平台”称号。2024年9月,荣获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12月,成功入选省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五、重点产业链
(1)临港型产业和现代物流业
合作区深入践行“八八战略”,牢记嘱托朝着建设“浙东南集装箱枢纽港”的目标,蹄疾步稳推进港区建设、航线拓展、临港产业培育,依托大麦屿港区优越的港口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临港型产业和现代物流业。近年来,玉环大麦屿港发展势头迅猛,集装箱吞吐量连年攀升,2024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5万标箱。同时合作区正全面构建空港、海港、铁路、公路枢纽站系统和货运通道网络、配送道路网络体系,打造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强化大麦屿港口现代化贸易物流功能,加快建设智慧与智能型港口,着力构建货运配载和多式联运体系、港口国际物流体系、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物流信息应用体系等。拓宽大麦屿港腹地面积,扩大港口集装箱堆场容量,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吸引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货代、航运公司入驻,共同打造玉环海峡两岸航运枢纽港。
(2)现代服务业
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建立大麦屿港对台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夯实海峡两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功能,高质量打造台湾商品采购中心和集散地,加强两岸跨境电商合作,2021、2022连续两年对台货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万标箱,年对台进出口额超50亿元。深化“一基地+N中心”模式,建设海峡两岸(玉环)青创基地,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拓展RCEP业务渠道,持续深化与新西兰、泰国等RCEP国家经贸合作,保障RCEP新西兰水果运营业务平稳运作,扩大合作国家,拓展东南亚和南美新航线,加快开展多种类进境生鲜业务,进境农水产品业务不断突破。目前累计进境新西兰猕猴桃、智利车厘子、俄罗斯帝王蟹等30个航次,货值超36亿元,成功实现进境水果及食用水生动物常态化运营。同时,借力开拓近洋航线和日本集装箱航线,加大对RCEP国家的工农业产品的出口业务,加快打造“国际农水产品集疏运特色港”。依托进境水果、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将农水产品进境业务做好、做精、做细。积极扩大进口贸易,向上申请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实现进境产品新突破,大力推进活鲜生鲜等大宗商品、食品用品等进口贸易。在现有常态化开展进境水果业务之外,持续丰富进境产品,逐步引进泰国、台湾水果等产品,同时配合玉环国际农博城项目,充分发挥玉环进口海鲜、水果的港口优势,再逐步吸引更多的进境贸易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企业落户玉环,实现进境业务产业化运行,带动进口农产品高效流通,有效促进消费升级。
(3)渔港经济
海洋渔业是玉环市的传统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88.2%,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28.82万吨,增长2.1%,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3.97万吨,增长4.4%,海洋捕捞产量14.15万吨。2023年玉环海洋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名单。以此为契机启动渔港经济区项目,总投资12.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补助2亿元、省级资金补助6000万元。项目以坎门中心渔港为核心,大麦屿、栈台、灵门、鸡山等二级渔港为支撑,聚焦“活力渔港、共富示范”的功能定位和“一带一核、组合联动”的空间布局,重点围绕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产业渔港、人文渔港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建成后的渔港经济区将有别与一般的现代渔港,而是将渔港、城镇、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将更平衡、发展层次将会更高、辐射效应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