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历史沿革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设立,2014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丽水浙西南中心城市“一脉三城”中的“智创新城”。2019年,丽水市委市政府以超常规的举措推进平台“二次创业”,完成新一轮整合提升后,形成了“3平台+9部+5中心+1街道”的组织架构和“管委会+集团公司”双轮驱动的整体格局。

 

 

二、开发区域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丽水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截至2025年5月,管委会设置内设机构9个,分别为: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发展改革部、经济发展部、投资促进部、财政国资部、建设管理部、社会治理部、综合执法部。下辖街道1个:南明山街道。下属事业单位5个,分别为人才科技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与大数据中心、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指导中心、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国有公司6家,分别是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丽水水阁产业平台运营有限公司、丽水富岭产业平台运营有限公司、丽水龙江产业平台运营有限公司、丽水高科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丽水南城招商服务有限公司。

 


三、机构设置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丽水开发区统一履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管理职能,并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代管南明山街道。截至2021年5月丽水开发区管委会设置内设机构 17个,分别为: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发展和改革局(挂集聚区管理办公室、统计局、市统计局开发区分局牌子)、经济贸易局(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财政局(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政法委员会(挂劳动监察处、信访局,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开发区大队牌子)、建设局(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区分局牌子)、投资促进部、招商一局、招商二局、环境保护局(挂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环境保护监察支队开发区大队牌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挂市应急管理局开发区分局牌子)、审计局、社会事务管理局、营商服务局、房屋征收安置办公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分局(挂开发区国土执法监察大队牌子)。


下属事业单位4个,开发区投资创业服务中心(挂开发区招商中心牌子)、开发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挂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所牌子]、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管理服务中心(挂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牌子)、南城土地储备中心(市土地储备中心开发区分中心牌子)。开发区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指导中心与经济发展和管理服务中心合署办公。

 

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代管丽水开发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发展集团下设丽水南城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丽水南城新润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丽水南城新澜住房经营有限公司、丽水中科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4个子公司,并代管丽水南城建设有限公司(市城投)。

 

 

四、发展概况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打造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双招双引的示范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产城融合的新高地,量质并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特色半导体、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先后获评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省级“链长制”优秀单位和特色示范单位、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等荣誉。深入实施“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上海飞地获评国家级“最具投资价值生物医药全链条产业园”,在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引进全市首个和第二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基金+飞地”招商、“产业链+研究院”招商获全省优秀案例,夺得全市首个招商引资最高奖“万象杯”。实施平台造峰、主体登高、技术攻坚三大科创工程,以浙西南科创产业园为核心推进“1462”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引进杭电丽水研究院、浙大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位列国家级经开区20强,R&D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在5%以上。聚力以改革增添发展动力、探索发展新路径,荣获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创新示范区、省改革攻坚成绩突出集体,“四长”协同增值服务改革获评全省改革突破奖、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全力推进“一脉三城、智创新城”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完工投产东旭光电、中欣晶圆、晶睿电子、维康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用国际会展中心、中广未来城、北京师范大学丽水实验学校等产城融合项目;加快建设第一人民医院、南城运动综合体等优质配套项目。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8.36亿元、增速6.1%,规上工业总产值466.3亿元,国经开排名从124位跨越提升至94位;跻身全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前10强、位列第六。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82家。

 

 

五、重点产业链

 

(一)特色半导体产业

2019年以来,“无中生有”布局半导体全链条产业,独创“Smart-IDM”模式,以集成电路材料及功率器件为主导,构筑了芯片“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的产业链体系,形成“一园一链两基地”布局。纳入浙江省促进集成电路发展规划,入选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并作为“以半导体材料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的定位,纳入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入选浙江省首批示范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截至目前,累计落地半导体产业项目43个,总投资超700亿元,引进中欣晶圆、富乐德半导体、旺荣、同创等半导体企业。该产业有规上企业24家,2024年产值实现83亿元,同比增长42.3%。

 

(二)精密制造产业

以滚动功能部件为基础,延伸至特色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汽摩配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2023年成功申报“浙江制造”丽水经开区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协同区。其中,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链被列入全省8家“链长制优秀示范”之一,成功研制高精度滚动直线导轨母机,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均达到台湾并接近日本水平,是国内滚动功能部件产业起步最早、生产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基地。该产业有规上企业217家,引进培育了中广电器、嘉利工业等超20亿元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269亿元,增速15.5%。

 

(三)时尚产业

以“生态合成革”为核心引进时尚产业链企业,现有产能约占全省的28%、全国的8.3%,水性革产能占比达到全国的25%,也是全国产业集聚度最高、绿色发展水平最优、创新发展活力最强、产业生态体系最完整的主产区,获得“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产业基地”、“全国轻工业先进产业集群”等称号,获评全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典型案例。该产业现有规上企业58家,主要代表企业有闽锋化学、昶丰、嘉柯等,建设有生态合成革产业大脑,入选浙江省首批十个产业大脑试点之一,获评全省产业大脑优秀案例,国家“云计算和大数据优秀解决方案”,全省首批数据授权运营试点。2024年实现产值113亿元。

 

(四)健康医药产业

着力培育以中药产业为基础,以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制药装备、医疗器械为主导,以大健康产品、医药健康服务、医药与相关产业融合为延伸的产业新体系,形成具有“一二三产融合”的丽水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同时积极谋划建设生命大健康产业园,重点培育细胞科创产业园和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该产业现有规上企业11家,代表企业有华润三九众益、维康、贝尼菲特、五养堂等,2024年实现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15.2%。

 

(五)数字经济产业

重点布局互联网+、云平台、基金产业园、总部经济、新经济新业态等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成立了浙西南首家金融产业园——丽水水街基金产业园,引进基金、类金融项目338个,园区企业资产管理规模415亿元(含基金规模)。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规上工业企业31家,2024年实现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40.5%。

重要平台

特色半导体“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中国水性合成革产业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浙西南科创产业园、浙大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杭电丽水研究院省级化工园区、绿色低碳园区、产教融合示范区、丽水水街基金产业园......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联系人:舒金骏 0578-2990099

 

 

首页    开发区简介    丽水市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5-05-16 22:35